新农村新时代的新风尚:朝阳社区的10年大变样
3月5日,值此举国上下瞩目全国两会之时,也是各行各业元宵佳节过后上班的第一天。在新乡县翟坡镇人民政府大院内,锣鼓喧天,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只见现场数百名观众正围聚在一起饶有兴致地沉浸在朝阳文化娱乐队的精彩表演中,人们正以别开生面的特殊方式举行庆会迎新活动。大鼓声音浑厚悦耳,节奏鲜明,气势挥宏;军鼓英姿飒爽,庄严有序,严整有势;腰鼓响起来,彩绸凌空飞舞,欢快的鼓点仿佛高声呐喊着兴奋、召唤着吉祥;广场舞优美温婉,队形整齐,让人看了不禁拍手叫好,连连称赞。
翟坡镇党委王宗源副书记介绍到:“今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日子,作为基层党委,以此舞鼓齐乐,庆祝会议顺利召开。以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朝阳社区党支部为代表的基层党组织,在春节期间举行的系列树新风扬正气大型活动,不仅改变了本村广大群众的精神面貌,同时,也带动和激励了全镇人民,听党指挥,团结统一,振奋精神,走进新时代,筑梦新征程。”
朝阳社区原为新乡县翟坡镇东大阳村,曾经,村里派系林立、矛盾重重,村两委连个办公场所都没有,集体资产全被荒废闲置,走的是泥泞路,喝的是黄汤水,外村的姑娘都不愿意嫁过来,是远近有名的穷村、乱村、落后村。而今,在党支部书记陈来胜的带领下,昔日的东大阳村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现代化的新型农村社区——朝阳社区:鳞次栉比的小高层在原野上特别显眼,社区里更是一步一景,处处繁花似锦,幼儿园、学校、超市、银行、健身广场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舞蹈、戏曲、歌曲、小品等文艺节目更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演绎出新农村、新农民精神生活的新风貌......
紧抓党建、实抓经济 招商引资变“输血”为“造血”
陈来胜原是东大阳村人,2008年,在县粮食局工作已退居二线的他被选任为东大阳村党支部书记。当时的东大阳村一片衰败景象,路不平、灯不明、没水吃、人心散。如何让村子快速改变?陈来胜自有他的主意。他先从党建抓起,为20多年没召开过村支部会议、没发展过新党员的东大阳村党支部输入新鲜血液,吸纳了不少年轻党员。
2010年,东大阳村发展为朝阳社区,陈来胜成为朝阳社区党支部书记,担子更重了。“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让群众跟着村党支部走,跟着共产党走。”朴素的话语却有着大道理,陈来胜每个月至少组织召开一次村党支部会议,与村代表一起商讨经济发展、平安建设等问题。他带领大家动脑筋下力气,并意识到,只有提升自我“造血”能力,村民致富路才能走的广、走的远。于是,他想方设法盘活集体资产,让荒废闲置的资源产生效益,利用党的好政策进行招商引资,先后为社区引来7个投资企业。现在,朝阳社区集体年收入由2008年的4万元变成了200万元。
该村有一个200多亩地的砖瓦窑场,多年来被低价出租,陈来胜顶住压力收归集体,按照程序重新挂牌招标出租,每年为集体新增20多万元的收入;东大阳有5家倒闭的小企业,厂房多年闲置,陈来胜和村委会主任分头带队招商,这些入驻企业每年可为集体增加20多万元的收入;新建3个占地15亩的花卉日光温棚,聘请农业专家来村指导培训,推广花卉种植技术,这一项每年还可为村里增加20多万元收入……
村集体有了实力,让群众得到了一系列实惠:斥资80多万元,为群众兴建了1700个现代化智能车棚,满足了村民停放电动自行车和充电的需求;修建了红白理事大厅,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引导村民移风易俗,让办红白事的群众每次节省至少2万元;在广场竖起大屏幕,经常播放新闻、娱乐节目,还建起了廉政长廊、和谐亭、诚信山、厚德室,给村民们提供了学习、休闲场所;村集体每年要拿出近30万元承担村民所有的用水、有线电视、上网宽带等费用,逢年过节还发放各种福利。
“我们3年前搬到新房子,是两层小楼。今年家里种了3亩玉米,都是村里集体收回来的,也卖过了,一点儿都不用操心。现在我手头有钱了,想吃啥买啥,这生活跟城里人一样得劲儿。”66岁的田阿姨坐在新居前满足地对记者说。
放下架子、与民相亲 甘做群众贴心人
提起曾经的东太阳村,9岁的村民郑纪和直摇脑袋:“不到2000口人的小村分成好几派,吵来打去几十年,就没有过几天消停日子!干部村民你一派我一派,谁也不服谁,一到换届就打架,村支书谁也当不长!”
家不和万事不兴!最后苦的是全体村民。郑纪和告诉记者,那时候,村里大事小情没人管,主干道之外的大街小巷,全是坑洼不平的土路,一下雨泥泞难行;不通自来水,村民们喝的是黄汤水,还有一大半村民要到邻村去“借水”喝;交不起电费,路灯不亮,村里常年黑灯瞎火,外村的姑娘都不愿意嫁过来,村里的小伙子大都找不到媳妇。
放下架子,与民相亲。据村民介绍,从陈书记任职以来,每天早晨和傍晚六点半到八点这两个时段,它总会站在村出口处,村民外出或回来,书记都一个个打招呼,嘱咐寒暄,问长问短。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风雨无阻,从不间断。时间一长,村民们也都愿意主动与他拉家常,甚至是“清官难断”的家务事,也都要来给他说说,希望他能指路想个办法。谁家儿女找对象,谁家婆媳不和睦,谁家困难需救助,谁家老人有病要看望等等,他都了如指掌......
上世纪60年代曾在村里下乡插队的知青,现年70岁的退休老干部杨建辉故地重游,看到在那个火红年代付出青春放飞梦想的小乡村,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巨变,昔日“吃黄汤水,走泥泞路”的景象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绿树成萌,花果飘香,专用供水,燃气入户,道路整齐,配套齐全”的现代农村社区,激动地说:“大海航行靠舵手,坚定信念跟党走,模范带头作表率,乡村振兴共奋斗!”
洛阳偃师一位农村党支部书记在参观朝阳社区后动情地说:“俺那的人挣着钱都去城里买房了,你们挣了钱都在建设自己的家,举目抬首都是乡里乡亲,你们过的真滋润,真得劲!”
树新风扬正气 构建“新时代、新梦想”美丽社区
在发展经济改善群众生活的同时,朝阳社区还注重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建设,紧抓移风易俗工作,先后成立了广场舞队、戏迷会、老年腰鼓队等娱乐团体,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大力进行普法、反邪教、平安建设、法治建设、孝道文化等方面的宣传。2017年,该社区被国家评为创建无邪教示范社区。
2018年春节前夕,为了迎接游子回归,营造浓重节日氛围,在美好的环境中,激发亲友、乡邻之间亲密无间纯真朴实地真挚情感。朝阳社区投入资金8万多元,进行了亮化工程建设。在党建廉政文化长廊、社区主路及花草、树木、喷泉等位置大红灯笼高高挂起,鲜艳的红旗高扬召展,七彩霓虹灯光闪烁,到处喜气洋洋,流光溢彩。不仅让人们真实感受到“花千树、星如雨、鱼龙舞、笑意盈”,还以浓烈地政治气氛率全体村民预祝全国两会圆满成功。并于春节前后,组织策划了系列大型文艺汇演及篮球比赛,展现新时代农民积极、务实、纯朴、向上的精神风貌,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引领农村文化健康向上发展。